• 首頁 Home
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• 美食 Food
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• 藝文 Art
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• 流行影音
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• 花間物語
    • 媄想萬千
    • 老派生活
    • 藝術丰華
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
    • 大城輕風
    • 歐洲風情
    • 異饗世界
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
    • 閱讀人生
    • 與你散步月光下
  • 追夢職人
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• …  
    • 首頁 Home
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• 花間物語
      • 媄想萬千
      • 老派生活
      • 藝術丰華
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
      • 大城輕風
      • 歐洲風情
      • 異饗世界
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
      • 閱讀人生
      • 與你散步月光下
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  回到首頁
    • 首頁 Home
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• 花間物語
      • 媄想萬千
      • 老派生活
      • 藝術丰華
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
      • 大城輕風
      • 歐洲風情
      • 異饗世界
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
      • 閱讀人生
      • 與你散步月光下
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  • …  
      • 首頁 Home
      • 關於台北 Taipei 
  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  • 關於新北 NewTaipei 
  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  • 關於基隆 Keelung 
  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  • 關於桃園 Taoyuan 
        • 美食 Food
        • 旅遊 Travel
        • 藝文 Art
      • 流行影音 
        • 流行影音
      • 特色專欄 
        • 花間物語
        • 媄想萬千
        • 老派生活
        • 藝術丰華
        • 北北基桃深夜電影院
        • 大城輕風
        • 歐洲風情
        • 異饗世界
        • 永遠的新手媽媽
        • 閱讀人生
        • 與你散步月光下
      • 追夢職人
      • 北北基桃熱新聞
      • 北北基桃粉專
      回到首頁

      #永遠的新手媽媽

      為什麼老街都很像?——體驗三峽老街的「西皮閩骨」

      · 永遠的新手媽媽-星期日

      #永遠的新手媽媽

      為什麼老街都很像?——體驗三峽老街的「西皮閩骨」

      您對台灣各地老街的印象是什麼?美食、手作品、復古童玩,周邊有廟宇拜拜,趨於同質化嗎?我最近再訪三峽老街,主要想搭公車779,行經山區從新店到三峽,觀賞山林老鎮;之後,在逛老街時無意中走進一家沒有店招的房子,讓我對老街的印象完全改觀。

      當我走馬看花地瀏覽老街的皮相:仿巴洛克式建築的外觀,匆匆路過各家一樓店面,在門口張望一眼,就看盡賣著與老屋不相稱的商品。

      這家店吸引我長驅直入,原來巴洛克式外觀的背後,是典型閩南式狹長格局的店屋,各類民藝品(石、木、陶、瓷等)錯落有致地擺放在古古的空間。中段有「天井」採光通風,隨意長著綠意,它是〝前店後住/廠〞之間的過渡區域,創造了〝一進又一進〞的空間感。更令人興奮的是,可登二三樓細賞,二樓面積僅一樓的 一半,但在屋頂之下隔出「半樓」空間,用來儲藏貨物;還有窗戶可居高臨下眺望老街:連棟式老屋的整排「斜屋頂」。

      老闆和闆娘租此長屋已27年。早年是 「洽和油舖」(賣茶油、麻油、花生油等),屋子前方為茶行 ,後方是榨油設備,日據時期這是三峽地區最大間的油舖。此時我才走出店門,細看長屋外觀:老店招牌鑲刻在牆上;五個拱門的建築是老街上唯一一座;二樓的窗格設計與彩繪玻璃十分精緻。原來是富商之家(民權街55號與57號),整體空間流暢,這個有歷史的空間仍充滿生命力,我好像經歷一場時空之旅。

      我不禁好奇,為什麼三峽老街的現貌是「西皮閩骨」?原來,相隔百年間,它經過兩次重建。

      在日據之初1895年,三峽地區「分水崙戰役」,是日軍入主台北城後,首次規模最大、戰鬥最慘烈的一役。 三峽因而遭日軍報復而被瘋狂屠殺,且燒毀整條老街、清水祖師廟(1767年建)和1500多戶民宅。1905年 日本都市計畫〝選擇〞〝去漢化〞, 採「西洋歷史式樣」的「牌樓立面」之建築風格, 成為現在老街之雛形。

      現在所見之三峽老街,則是2009年台北縣政府重建。三峽因失去水運功能而沒落,1970年代已是〝被遺忘的舊市街〞;1990年後公部門〝選擇〞 〝本土化〞 政策,將北台灣13條昔日繁華的商店街上所留下之日據期街屋,整建為紅磚牌樓式拱廊街屋,代表閩南移民的過去和日據時期的過去;於是,「舊式樣建築」被視為今日的「老建築」,具有觀光和文化資產價值,成為台灣在1990年代後大眾的懷舊場域。

      就像我在「洽和油舖」這個閩南式狹長格局的老屋裏,見到許多昔日生活的舊物件(家具、餐具、雕像、掛畫等),輕易地喚醒我對舊日時光的美好想像;但是老街仿巴洛克式建築的外觀,與民間真實生活脫節,其實感覺突兀,就是浮雕裝飾而已。目前三峽老街上設置許多極有特色的石/銅雕的地磚和壁磚,記載了本地的昔日產業、地名與地理 歷史之關聯、引以為榮的抗日戰役等;不僅作為居民的集體記憶,也與觀光客分享三峽的地方特色。

      或許各地老街相似的懷舊氛圍,因為有著相同的歷史背景:日據期的都市計畫和1990年後台灣公部門的本土化政策;然而,發掘每個地方具有當地歷史文化特色的「集體記憶」,才是本土化的真正意義吧。

      Section image
      Section image
      Section image
      Section image
      Section image
      上一篇
      #花間物語 【GD的白色小雛菊經濟】
      下一篇
      #特派現場 豬腳再度現身!
       返回網站
      strikingly iconStrikingly出品
      Cookie的使用
      我們使用cookie來改善瀏覽體驗、保證安全性和資料收集。一旦點擊接受,就表示你接受這些用於廣告和分析的cookie。你可以隨時更改你的cookie設定。 了解更多
      全部接受
      設定
      全部拒絕
      Cookie 設定
      必要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支援安全性、網路管理和可訪問性等核心功能。這些cookies無法關閉。
      分析性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幫助我們更了解訪客與我們網站的互動情況,並幫助我們發現錯誤。
      偏好的Cookies
      這些cookies允許網站記住你的選擇,以提升功能性與個人化。
      儲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