媳婦邀公婆蜜月旅行
俗話說「有錢沒錢娶個老婆好過年」,在過年前夕分享一段朋友的佳話。朋友夫婦剛從義大利旅遊回來,是新婚的兒子媳婦出錢請父母同行,這是媳婦提議的。
年輕人覺得不辦婚宴所省下的費用,正好去度蜜月。原來2008年民法已修正結婚要件,從「儀式婚」改為「登記婚」,亦即只要向戶政事務所辦理登記即可。
朋友提到她的兒子是當過兵的小留學生,而多數小留學生是滯留國外的。我有些意外,朋友夫婦的生活平實,送孩子出國的原因竟是被霸凌。國一第一次數學小考,過半同學都在及格邊緣,她孩子考滿分;下課就被班上男生圍毆,當年這些來自九二一大地震的偏鄉小孩因校舍待重建,被分發到台北市國中就讀,可能擔心課業趕不上,而〝修理〞令他們感到自己讀書能力落後的同學;之後,他們又逼她孩子丟同學書包到水溝,使他被處罰。朋友請導師多留意她孩子在班上的狀況,沒想到導師回應竟是,學校事務繁忙,請家長自行留意。
正巧朋友當時在學校進修的一門課程安排參觀「英國教育展」,知道一所國高中一貫的住宿學校,那年孩子就一個人去留學了。 我沒細問實際生活學習狀況,但我能想像小留學生十年間的獨立生活,很令家長操心的,且每年有近百萬台幣的龐大支出。而孩子聰明適應良好,在語言文化的隔閡下,順利念完大學;當孩子請示父母是否再念碩士,朋友要孩子回台灣當兵。她日後才知道,兒子在英國連續合法居住滿十年,本可申請永久居留權,因當兵而中斷 。然而,塞翁失馬焉知非福,失去英國永久居留權看似損失,卻獲得家庭團聚的真實幸福:若兒子定居國外,或許娶洋媳婦 ,一輩子離散的心境;如今兒子在台灣有極好的工作,兩個年輕人都開心有緣能從網路認識這麼棒的人!
在這晚婚/不婚的時代,台灣適婚族(25歲至44歲)的未婚率2023年為51%(達300萬人) ,孩子尋得伴侶且願意走入婚姻,真是可喜可賀!朋友的兒子正是台北市初婚年齡(2023年男34.4歲、女32.6歲) ,媳婦大一歲,兩人心智成熟、年輕有活力;朋友稱兒子〝哥哥〞(因他有個妹妹),而媳婦稱老公〝弟弟〞,婆媳好像變成〝姊妹〞!羨煞一堆兒女未婚的老爸老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