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【買花、上山】
每年的3月份到4月初清明節左右,算是花店業的「清明節檔期」,身為花店闆娘我已熟練到客人只要說「買花、上山」,就知道對方需要的是掃墓祭祀用的花卉,畢竟在這段期間,去掃墓是很多人的年度例行事務,客人會先來到花店買祭祀花束,再前去弔念先人。
這兩年AI科技突飛猛進!AI技術被廣泛運用在各領域,有媒體報導在中國出現「數位復活」的AI潮。這風潮是有業者嗅到商機:利用AI模擬已故先人的聲音、面部表情,製作出虛擬數位分身,讓逝者宛如「重生」。相關服務已在中國電商平台開始普及,售價從10元人民幣起跳,視服務內容的程度不同,價格可高達上萬元,商機驚人!
當然「線上祭祖」也是業者服務項目之一,據說最高階的AI線上祭祖,是子孫提供先人談話影片,可能是段錄影畫面或講話聲音(最好還是發脾氣、吵架之類的更加生動),AI仿生技術即能重建先人的思維,模擬運作,做到面對子孫緬懷先人的心情,先人竟然能回應的境地?當然,AI技術加值量大,收費也升高些,但對部分人來說,相較奔波返鄉的花費是便宜許多。看來AI風潮也讓清明祭祀這個傳統民俗出現變化。
雖然以前就有運用網路科技發展出可以線上掃墓、線上安太歲…..這種效果,但現在加上了AI的技術運用,呈現的成果和普及層面更大更驚人,這效果和衝擊可是昔非今比呢!面對強大的AI浪潮,掃墓祭祖這種傳承千年的文化傳統,還不知道未來到底會有多大改變?
看著前來花店買清明祭祀花束的人們,依舊如往年的前來,看來屬於清明節那熟悉的煙火氣暫時是不會被AI完全取代,但將來呢?那就很難說了……在AI浪潮下,面對著「買花、上山」這每年例行的弔念先人、上山探望故人的買花人們,竟讓闆娘感覺珍貴,有種老派的浪漫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