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 「普渡」 還是「 普度」?】
花店真是個被時序追著跑的行業,不同季節有不同的花卉植物,花藝師本就得隨四季、氣候的變化流轉去應用材料;而固定的節令、固定的大小節日活動每年都如期而來,例如:清明忙完又忙母親節,五六月又同時是畢業季,轉眼又進入農曆七月,有著七夕情人節、普渡……,年復一年!上週剛結束情人節檔期的忙碌,忙情人節的期間,各地的普渡儀式也陸續在舉辦著……,這些那些都跟花店有關。
這個月是農曆的七月,民間俗稱的鬼月。處處可見舉行規模大小不一的慶讚中元拜拜或法會。不知道有沒有人也跟闆娘一樣曾糾結過:從小看到大的慶讚中元儀式到底是「普渡」還是「普度」?
「普渡」和「普度」究竟哪種寫法正確呢?有人寫「普度」也有人寫「普渡」。愛糾結的闆娘查閱了各方說法,歸納出最早的寫法應是「普度」,普是普施、善施,度則是通過超度、超薦這類科儀對魂魄進行度化,有宗教上的意義。如果硬要說正確性,似乎使用「普度」比較合於這科儀的原意。
然「渡」和「度」都有「經過」的意思,真的不好區分,但「度」比較是指對和時間相關的距離或階段的越過,時空概念兼具。「渡」則是比較偏向行為動作上的移動、通過、轉手的概念,如:渡河、渡船。
以闆娘不客觀的民間觀察:目前普羅使用「普渡」居多,反而寫「普度」的比例較少。但諧音和慣用字語的積非成是在人類文化上本就常見,闆娘覺得以現代人「鬼月是好兄弟放暑假」的心情來看這農曆七月的大拜拜,倒有點像好兄弟放風外出參加嘉年華似的,好像用「普渡」就生動許多!您覺得呢?
其實也不用像闆娘一樣糾結這個問題,現在教育部增訂的國語字典已將「普渡」和「普度」列為同義詞,等於宣告「普度」和「普渡」都對!都可以使用啦!
我們會好奇普渡拜拜時的水果禁忌,也會注意一下普渡會場上大家各自準備什麼供品、花材?當然也可以思考這麼多場七月大拜拜中,你的「普渡」和我的「普度」是不是同一件事?彼此是怎麼看待這場七月的盛典?今天拉拉雜雜的說這個有偏離《花間物語》的主題?並沒有喔!畢竟普渡需要用到花,愛糾結這類問題也是闆娘的個性,這些就是闆娘的花間日常啊!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