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是樹還是草?扎寺倫布寺的互葉醉魚草】
上週介紹了西藏的格桑花,這周想分享花店闆娘在西藏看到的有特色的樹。
扎什倫布寺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在後藏地區最大的寺院,也是四世之後歷代班禪喇嘛住處。凡是來到後藏地區的日喀則,都會來到扎寺朝聖。扎寺外的石板路上有數棵大樹,這群大樹的樹幹粗壯黝黑遠望看似枯幹,但樹上又有著細軟卻茂密的碧綠枝葉,很吸引人注意,有許多藏民和僧人會坐在樹旁休憩。
走近看便會發現這樹群大有來頭,樹幹上都有著「古樹名木」的掛牌,標示了樹種名為互葉醉魚草,樹齡則分別從一百多年到四百多年不等。據說從前的藏民用此樹柔軟的枝條裹上棉條當作酥油燈的燈芯,所以又名燈芯樹。
雖然被稱為燈芯樹,但其品種名是「互葉醉魚草」。那她到底是樹還是草?這很容易讓人產生疑惑,其實醉魚草屬的植物是落葉灌木,是木本植物非草本。醉魚草的花朵芳香美麗,適合做為景觀植物。
因為醉魚草全株有微量毒性,會對魚類產生麻痺作用,通常也會避免將其種植在湖邊池畔。人類若誤食也會引起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四肢麻木。 以前的漁民會用醉魚草的花葉、枝條來麻醉河裡的魚以便於捕捉,因此被取名為醉魚草。
在扎寺倫布寺見到的百年古樹群是醉魚草屬中的互葉醉魚草,是中國大陸的特有品種,生長於海拔1,500公尺至4,000公尺的高原地區,她有著能耐乾旱、抗風沙的特性。
誰會料想到數百年前開著花、有著柔軟枝條看似小草的植物,是樹不是草,是能克服高原氣候而生存的灌木,在西藏這種高海拔又有著「一山看四季,十里不同天」的艱困氣候條件下,這些醉魚草們能熬過數百寒暑滄桑,成為現今盤根錯節的壯碩老樹樣。
這些樹木不但挺過自然氣候的考驗,也歷經過文化大革命等人為事件的時代動盪,要多麼幸運才能安然成為現今的「古樹名木」?漠然無聲地靜視人間,繼續累積她的年歲,如同信仰流傳般生生不息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