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
小學同學會再現鄉里情誼
大年初三我參加小學同學會,地點在貓空山上,而山下既是我們的母校所在,也是我們的故鄉、老家、魂牽夢縈的地方。
我搭上山間小巴士,蜿蜒而上,碧綠的山林間點綴著艷紅的櫻花,遙望101大樓;一方面喜見故鄉成為風景區,一方面回憶著貓空改建為觀光茶園(1980年)之前的梯田、柑橘園,曾在此山水間嬉戲。由於公立小學的同學都住在學校附近,早年平房小院子花木扶疏,找同學就在他家門口喊一聲;同學相處不僅在學校,也可能是鄰居,家長間相識、甚或互動頻繁,同學的手足間很多也是同班同學(母校一個年級僅一班)。相較於我在國中和高中越區就學,同學來自全台北市或全台灣,小學同學間的人際網絡真是綿密。
雖說是小學同學會,許多在附屬幼稚園已同班(有九年情誼),八成到國中又同班(十二年情誼),我也因而認識這群小學同學們的一些國中同學。由於茶鄉的子弟都念這所國中,觀光茶園使他們能在地繼承祖業,產製茶葉並經營茶館、餐廳等 ,不用到外地打拼。因此我們開同學會就是去貓空某個同學家的餐廳,好景、好茶、好菜、私房點心、老闆熱情地接待。
這次實體同學會到場十多人,我們聊年邁的父母、健康、人生觀等,過去的回憶也湧現:你家的狐狸狗好兇、令尊常穿白色短褲長襪好帥、你媽買菜提重物有好體力、你想住有戶外游泳池的地方,因為你家院子有泳池等。網路參與也熱絡:從事前報備不克參加的原因、當天從美國視訊問候,當場Line分享大合照後,海外同學的共同心聲: 又是〝遍插茱萸少一人〞的時刻,此情此景引人生羨。
與一群老同學一同老去,很幸福的!我更從小學同學會找回,在都會生活中消失的鄉里間的情誼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