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斯蘭國度的古佛像命運
我被路人穿的民族風外衣所吸引,因而認識一位傾慕西亞文明的女子,原來那是伊斯蘭教婦女的罩袍;數月前她一個人去阿富汗旅遊,民宿老闆安排出租車,讓司機和警衛同行。她主要去瞻仰「巴米揚大佛」(bamiyaan),這是世界三大佛教石窟(另二為敦煌莫高窟和印度阿旃陀石窟)。2001 年大佛被塔利班政權以「清除異教」為由而炸毀(同年他也發動紐約911炸毀事件), 如今大佛竟然在修復中,我很好奇什麼力量能抗衡宗教。
阿富汗有「中亞的十字路口」之稱,數千年來就是中國經印度連結伊朗的「絲綢之路」主要幹道;巴米揚大佛位於古代絲路上,在沙岩山崖上鑿成,已有1500年歷史,東大佛高37公尺,西大佛高55公尺,是世界上最大的雕刻立佛像,岩石壁上還刻有其他大大小小的石窟佛像、壁畫等。唐代玄奘大師撰述《大唐西域記》,記載此地曾是佛教古城,有佛寺數十所,僧徒數千人;阿富汗直到11世紀還是世界佛教的中心。然而,隨著伊斯蘭勢力崛起,橫掃絲路沿線諸國,因為伊斯蘭教義規定不能偶像崇拜,十七世紀時,蒙兀兒帝國皇帝也曾將大佛的臉毀容。
24年前不惜炸毀世界遺產巴米揚大佛,引起全球公憤,如今塔利班政權卻改口修復它。最重要的原因是,2021年塔利班重獲政權,在嚴重的國際制裁之下,為了挽救國家亟缺現金,希望中國能協助把阿富汗豐富的礦藏轉化為收入。就儘速重啟 2008年兩國已簽約30年的開礦計畫:中國出資協助開採號稱全球最大的銅礦床(Mes Aynak在首都東南方、價值一兆美元),合約每年的收入占國家收入的17%。歷代執政者都將此礦產資源視為繁榮未來的關鍵,但由於國家持續在暴力與戰爭中,2014年中國開礦計畫停止。
重啟計畫的主要障礙之一是,該處也是考古遺址(是一座擁有2000年悠久歷史的佛教古城,有超過400尊佛像、佛塔和40公頃寺廟群)。礦業暨石油部部長竟然致力於拯救古城遺址,他告訴中方主管,這是阿富汗歷史的重要的一部分,將採遷移而非夷平佛寺遺跡;因為對中國佛教文化的尊重,是開啟中國數十億投資的關鍵。
佛像在阿富汗是異教偶像,如今為了發展經濟,必需包容並積極保護境內佛寺文化古蹟;千百年來石窟內面容祥和的佛像靜坐冥想,怎麼也想不到,佛像下方數百公尺的銅礦床,決定了祂現世的命運。




